手抄报网

公历节日
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建党节建军节情人节国庆节感恩节一二九万圣节教师节学雷锋妇女节植树节愚人节
农历节日
端午节清明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元宵节春节腊八节
法制安全
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安全生产质量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灾害防治防震减灾防溺水反邪教泥石流网络安全扫黑除恶
世界节日
红十字森林日世界水日助残日爱耳日洗手日人口日环境日无烟日禁毒日土地日地球日卫生日气象日世界湿地日
学科
音乐体育戏曲艺术生物历史地理化学物理英语数学语文科学
季节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寒假暑假防暑
学生生活
开学课后生活红领巾高考中考军训考试读书运动会弟子规幸福信任励志诗词长城
健康卫生
爱眼护眼爱牙护齿卫生教育心理健康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手足口病艾滋病禽流感
环保教育
大自然节能节水节电低碳生活保护环境垃圾分类
精神文明
长征精神民族团结团结友爱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和谐平安文明礼仪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红色教育行为规范道德规范习惯养成感恩教育中国梦
健康成长
珍惜时间四好少年绿色上网阳光成长珍爱生命青春理想
综合系列
历史选择文明城市尊师爱生战争与和平民风民俗传统文化消费权益知识产权科学发展反腐倡廉改革开放辛亥革命名人故事
小学生
中学生
大学生
电子
关闭导航

元宵节踩高跷手抄报

手抄报 2022-11-16 09:00

  元宵节还有一个很独特的节目,踩高跷。这个需要定的技术含量,一般人都不容易学会滴~今人所用的高跷,多为木质,表演有双跷、单跷之分。双跷多绑扎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艺;单跷则以双手持木跷的顶端,便于上下,动态风趣。其表演又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重扮象与扭逗,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  

  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

  汉魏六朝百红中高跷称为“跷技”,宋代叫“踏桥”。清代以来称为“高跷”,用1至3尺长的条木制成,上有木托。表演的人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化装成各种人物,一人或多人来往逗舞,由唢呐伴奏,表演有趣的动作或故事。北京称为“高跷会”。黄河流域则称“扎高脚”,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主要表演走唱,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武跷则表演倒立、跳高桌、叠罗汉、劈叉等动作。

  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元宵节踩高跷手抄报

  这幅元宵节手抄报图片内容丰富,排版整齐,字体工整,流露出热闹的气氛。

相关手抄报推荐

元宵节手抄报推荐

  • 2017年元宵节手抄报,元宵乐
  • 2017年元宵节手抄报图片大全,元宵
  • 2017年元宵节的手抄报,元宵佳节
  • 2019年元宵节手抄报简单又
  • 小学生元宵节手抄报图片
  • 2019元宵节手抄报图片,正
  • 元宵赏花灯手抄报
  • 元宵节别名手抄报
  • 闹元宵手抄报
  • 相关栏目导航

    端午节 清明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除夕 元宵节 春节 腊八节